欢迎光临山东环境科学学会!
环境新闻
 
环境新闻

多元的自然 共同的未来 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基础

编者按

今天是第1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认识粮食、营养和健康对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生态系统的依赖关系?人类活动生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多大影响?对我们的粮食系统和人体健康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版结合主题特别策划,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解读。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

从不同层面支撑和丰富食物体系和种群延续

2018年,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显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构成现代人类社会的一切,包括福利和奢华享受,都是由大自然来提供的,而且我们将继续需要这些自然资源来维持生存和创造繁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然对我们的健康、财富、食物和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国家协调员刘怡告诉记者,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每一个层次都与粮食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不同层面支撑和丰富着人类的食物体系和种群延续。

“以基因多样性为例,如果农业生产中,没有多样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就可能无法用野生稻培育出杂交水稻。”刘怡说。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物种资源包含众多的遗传性征,包括一些抗病、抗虫的特性,这对于新的品种研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人类来说,物种基因库越丰富,人类世界越安全。

而物种的多样性则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WWF可持续农业与食品专员于鑫告诉记者,物种的丰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与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如鸟类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此外,于鑫表示,我们的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传粉媒介——超过75%的全球主要农作物受益于授粉,其中一些作物,尤其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杏仁和油籽等作物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其高产量依赖于昆虫的授粉。而由动物授粉的野生植物物种比例,可以从温带地区的平均78%增加到热带地区的94%

“大多数授粉媒介都是野生的,包括超过2万种蜜蜂,其他类型的昆虫,如苍蝇、蝴蝶、飞蛾和甲虫等,以及一些鸟类和蝙蝠等脊椎动物。”于鑫说。

因此,破坏了物种生物多样性就等于破坏了物种间的关系链,将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数据显示,授粉为种植者每年带来的全球作物产值增加值达到了2350亿~5770亿美元,并通过确保稳定供应来降低消费价格。

人类活动正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威胁粮食安全,影响人类健康

5月初,联合国在巴黎发布了1800页的生物多样性报告,这是联合国自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对全球自然环境最全面的一次评估。这份评估报告显示,人类诸多活动正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比如,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已经改变地球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生态环境,如今全球1/3以上的土地和3/4的淡水被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人类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威胁到其它物种”。

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总协调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表示,这些威胁最终将“作用”在人类身上,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其中,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是食物。今天,我们正在获得比父母或祖父母更多的食物产品,但是,即使产品变得更加多样化,但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实际上所吃的食物正在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如今人类98%的肉食供应仅仅来自14个种类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人们从植物中摄取能量的一半主要来自小麦、土豆、玉米和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粮食来源品种越来越单一。

此外,在过去的100年里,90%以上的农作物品种已经从农田中消失,家畜有一半的品种已经消失,农业生物多样性正在消失,当地的各种粮食生产系统受到威胁,相关的土著知识、传统知识、地方知识、传统医药知识也在消失。食物原材料种类多样性的丧失与疾病(糖尿病)、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健康风险直接相关,并直接影响到传统药物的供应。

解焱表示,目前的全球粮食系统是不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是地方和全球环境破坏的一大元凶,它加剧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流失,消耗了大量淡水,干扰了全球氮磷循环,改变了原有土地利用模式。研究表明,从化肥制造到食物存储和包装,全球粮食系统释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的1/3

“在农作物遗传性逐渐丧失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系统的逐渐恶化,会使农业增产和创新的余地变得更小,粮食供应越发脆弱,直接威胁粮食安全。”解焱说。

如何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世界?

明确目标任务义务,并保证行动落地

与生物多样性不同,食物是如此有形。通过食物,人类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影响一下子具体了,更将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长期的抽象挑战与个人行动联系起来。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食物这个关键杠杆,撬动变革,实现一个对人与自然系统都有益的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世界?

刘怡对此表示乐观,但前提是我们立即采取行动。于鑫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表示,“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预估下,我觉得是可以找到人与生物多样性平衡的方式的。但是前提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设定这个目标,设计和规划人类的生产活动。”

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上述提到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报告建议,可通过规划土地景观来提升耕地的可持续性,为物种生存提供更多空间,同时减少食物浪费、改革生产供应方式等。在海洋生产方面,报告建议实行更为有效的渔业配额制度,建立专门保护区、减少海洋垃圾等。

“关键是行动的落地,从现在开始,从地方到全球展开。”刘怡强调。明年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设定未来20年新目标。刘怡希望,如果能达成新的目标计划,最好能从指标、配额、任务等方面对目标的实现加以约束,明确各个国家履行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目标计划切实实现。

此外,许多国际组织也在致力于寻找实现人类和自然的新的协议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于鑫介绍,目前,WWF正与由近40所大学、保护组织和政府间机构组成联盟合作,启动 “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研究倡议,希望以动态的思维,按照各类模型和情景设置,帮助绘制最佳的前进方向。“这项重要工作将明确地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未来的系统建模,帮助我们识别对自然和人类双赢的潜在解决方案。”于鑫说。

解焱则从一个具体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她说,在自然保护地周边建立“经济特区”,在其中进行友好型、多元化、小而美的农业生产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粮食种植对于自然保护地的威胁,同时有效利用区域生态环境内的各种种源,生产多元化的作物,提高作物竞争力。

解焱强调,这个“周边”的范围,应依据每个自然保护地的保护需求来划定。友好型的概念也不是说不施用农药化肥,而是根据自然保护的目标,一些过去规模化种植的地区,如确实无法立即停止农药化肥,能够降低使用量也是一种友好方式。

来源:中国环境报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