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落地落实 黄河入海千顷绿 生态花开万里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万里黄河,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九曲蜿蜒,不舍昼夜,自菏泽市东明县进入山东,流经9市25县(市、区),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滋养了绚烂的华夏文明,也哺育了代代齐鲁儿女、润泽了千里肥田沃土。在齐鲁大地上,黄河河道全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2%。而山东省的常住人口占沿黄9省(区)的1/5,经济总量的1/3,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事关民生福祉和乡村振兴。而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则赋予山东省难得的历史机遇。
山东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发挥好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积极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紧紧围绕服务黄河战略大局,系统推进、积极作为,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助力全省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实施黄河战略贡献生态环保铁军的力量。
构筑绿色生态廊道,搭建流域发展平台
3月12日,山东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要求沿黄各市突出构筑绿色生态大廊道、突出培育科技创新策源地、突出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突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突出搭建文化“两创”大平台、突出锻造改革开放先行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天一早,山东省即举行了沿黄九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暨生态保护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省委书记刘家义亲自宣布项目开工,省长李干杰作了重要讲话。集中开工的93个项目,总投资4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2亿元,涵盖湿地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滩区湖区生态修复保护等多种类型,沿黄25个县(市、区)有关项目同步开工……
连日来,山东省从上到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密集部署,黄河生态走廊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人头攒动、如火如荼,全省正式拉开更大力度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序幕,朝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加速迈进。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对此,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密集部署推进。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多次强调,要自觉服从和融入国家战略,突出山东特色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坚持统筹协调,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融为一体,在保护中治理、在治理中保护,在保护治理中求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保护治理。要坚持立足山东、跳出山东,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山东定位,以山东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干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以更大力度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山东力量。要加快编制出台生态、水利、文化等9个专项规划,加快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开工黄河三角洲、东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390个重大项目,打造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科创大走廊和现代产业合作带。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副省长曾赞荣等省级领导多次到沿黄各市调研督导,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在各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山东而言,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重大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统筹发挥黄河下游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功能的重点工程。
山东省要求,抢抓春季施工有利时机,加强资金、土地、机械等要素保障,推动生态项目快速建设、早见成效,以生态保护的新作为新成效,保护好黄河、治理好黄河,加快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齐鲁画卷。
推进环境系统监管,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在黄河战略实施中,生态环境部门必须大有作为。”在今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的话语掷地有声。
围绕服务黄河战略大局,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从推进生态系统监管、抓实黄河生态保护、推介生态建设典型三个层面,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按照计划,山东各市要在9月底前编制完成“三线一单”成果并发布实施,并将其嵌入项目审批程序,使之真正发挥约束作用。要持续开展“绿盾”行动,排查梳理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拉条挂账,督促有关责任主体整改落实。6月底前要出台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办法,待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第一时间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要专题研究渤海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各市迅即启动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围绕黄河流域干支流排污口和沿岸高污染项目治理、黄河沿岸高耗能行业超低排放治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重点领域,拿出实地徒步踏勘的决心和毅力,来一次全方位的自查自纠。要做一张黄河流域排污口全图,逐一标明流量、监管措施,同时挂牌明示,接受社会监督。6月底前要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年内要建成“智慧生态黄河”信息化系统。
为推介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典型,山东省将于年底前编制完成“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持续开展省级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创建荣誉。系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先进经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做实生态损害赔偿机制,力争培育像塞罕坝一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广泛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打响生态山东建设品牌。
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具体要求,山东省沿黄各市抢抓战略机遇,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力争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力以赴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实现新跨越。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告诉记者:“站在新起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着力构建黄河—泰山生态大走廊,突出泉水与黄河灵魂;着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山泉湖河城林田’全要素统筹协调的城市格局;着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明珠。”
为进一步做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聊城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开展了黄河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以查促改,重点突破,统筹解决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风险等领域生态环境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聊城市谋划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705亿元。其中,生态保护类项目25个,总投资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5亿元。
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山东省齐河县委书记、县总河长姜凌刚近日签署了齐河县第5号总河长令,要求全县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加快河湖治理进程,提升管理保护水平,让无违河湖、秀美河湖、生态水系成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打造好“黄河水乡、生态齐河”这一黄金名片。
通过积极推动沿黄地区的保护和发展,稳步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有序推进生态治理修复,逐步改善流域污染状况,黄河流域生态环保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试点基本完成,加快构建起覆盖泰山、大汶河、小清河;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交通和南水北调干线的“一山两水、两域一线”的生态格局。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监测点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黄河三角洲区域内重点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18条重点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沿黄地区优良天数比例平均达到62.8%,渤海区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8.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环境惠民富民
每年秋季,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眼远眺,蒹葭苍苍,飞鸟云集,盐地碱蓬都变成了浓烈的红色。将来,这里将打造成为黄河口国家公园。
“哪儿的环境好,鸟儿最知道。”近几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一级保护鸟类由2013年的12种增加到24种,每年有600多万只鸟在自然保护区迁徙、越冬、繁殖。
黄河口的鸟欢鱼跃,得益于山东省持续推进的湿地恢复和生态补水。据了解,山东省已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累计完成35万亩退化湿地恢复,保护区湿地明水面积占比由20年前的15%增至60%。
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鸟类安家栖息。如何让这些鸟儿好好“安家”?如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一直是山东省持续关注的重点。
2020年11月,随着最后一套生产设施拆除完毕,投产于2009年的老168海油陆采平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目前,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已全部退出。
仅此一项,胜利油田每年将减产原油近30万吨,按照油价40美元/桶折算,合年产值5亿元人民币。而在这300口油水井的地下,还深藏着13个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达2.38亿吨。在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面前,胜利油田选择了前者。
300口油水井生产设施全部退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山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次生动诠释。而这样的努力和实践,正在黄河沿线遍地涌现。
小清河是黄河以南重要的生态廊道。然而,作为济南市区唯一一条对外排水河道,小清河独自承接市区的生产生活废水,一度不堪重负,河水变得又脏又臭。为了让小清河变得“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济南市下大力气推进小清河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八大类54项工作措施,治理黑臭水体。
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让小清河重新焕发光彩。如今,小清河的水质基本稳定在Ⅳ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完全可以作为生态景观用水,为鱼类稳定生长提供了条件。
春日的东平湖,波光粼粼,山花烂漫。作为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东平湖曾经是个“病湖”,31万亩湖面有12.56万亩围网养鱼,餐船垃圾也扔到湖里,水质很难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近年来,东平县开展清网净湖、餐船取缔、拆违清障等九大攻坚行动,东平湖重现昔日芳姿。目前,东平湖和主要支流大汶河水质稳定达到了Ⅲ类标准。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事关黄河安澜,更是民生大事。山东省近几年启动了滩区脱贫迁建,通过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5种方式,到2020年年底,全面完成了60万滩区群众的迁建脱贫任务。按照计划,山东将在滩区启动生态整治和保护工程。
位于齐河县南部的黄河国际生态城,正发展成为黄河流域生态环保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经过近40年的生态封育,黄河国际生态城已成为一块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水源优质的宝地。当地按照“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三分之一开发建设”的主导思路,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先后投资10多亿元,实施了总面积达1300多公顷的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蓝绿空间达到60%以上,成为展示齐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窗口、新名片。
滔滔黄河水,悠悠齐鲁情。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勤劳质朴的山东人,正以敢于创新的热情和决心,脚踏实地的坚持和努力,开拓进取的担当和作为,全力推动黄河战略落地落实,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幅生机勃发、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在黄河两岸徐徐展开……
来源:中国环境报